2025年秋季学期-人工智能前沿讲座-第2讲——吉林大学赵超副教授学术报告

发布时间:2025-10-13 点击:

报告题目:机器人基础模型于操纵学习

报告人:赵超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

报告摘要:

近年来,机器人学习正在从专才模型迈向通才式基础模型(Robot foundation model):视觉基础模型,提供统一且可迁移的视觉表征(如 DINOv2、SAM),支撑检测、分割、跟踪与三维理解;多模态大语言模型,将语言、视觉与世界知识对齐(如 GPT-4V、Gemini),可把自然语言指令转化为高层任务规划与工具/技能调用;最新的 π0 等视觉-语言-行动(VLA)模型进一步把分层推理、多模态理解与机械臂操控统一在一个框架中,展现出能看、能想、会行动的特征。与此同时,通往真实世界的落地,需要数据与接口的系统性进步。本报告后半部分将回顾近年机器人操纵技术的演进,探讨模型能力、数据规模与接口设计如何相互促进机器人操纵学习,并展望面向家庭与工业应用的下一步研究。

报告人简介:

赵超,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于2025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在机器人领域知名期刊 T-RO、RA-L 及机器人国际会议 ICRA、IROS 上发表多篇论文。其带领的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 (EIRL),致力于开发赋予机器人智能的算法和系统,使其能够在现实环境中有效地感知、推理、行动并协助人类。研究兴趣涵盖: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智能感知与操纵、人形机器人长期自主、触觉多模态感知等。个人主页:https://robotll.github.io/czhao/

报告时间:2025年10月15日 15:30-17:10(7-8节)

报告地点:吉林大学前卫校区-第三教学楼-309